落好装备制造业这枚关键棋子

作者: 时间:2016-05-25 点击数: 来源:

装备制造业是现代工业发展的基础,是实现各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先进装备制造业将成为我省“十三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八大产业”之一。

我省装备制造业历史悠久,有深厚的产业基础,铁路养护机械、柴油发动机、物流仓储成套设备、电力装备、数控机床、烟草机械、光学仪器等在全国同行业中有较大的影响力。但总体规模相对较小、占比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配套产业支撑不足,企业技术进步缓慢,人力资源结构问题突出,市场及政策变化承受能力弱。这些问题成为了政协委员思考的问题。

和润培委员:向集约、高端、信息、成套、服务一体化方向发展

“云南落后,关键是产业发展滞后,云南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根本在于产业发展上的差距。产业发展是我省经济发展中最突出的短板之一。”省政协委员和润培说,装备制造业是云南战略转型中一枚最关键的棋子,是深入贯彻落实工业转型升级规划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关键领域,将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期。云南省装备制造业应向集约化、高端化、信息化、成套化、服务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大力发展绿色、智能和新兴装备产品,构建云南特色装备制造业产业体系,尽快完全摆脱行业下行压力和不利因素,促进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刘剑雄委员:发展适应山坡地作业的轻巧型农业机械

省政协委员刘剑雄指出,我们不能在思维上一提到先进装备制造业就联想到“高、精、尖”,实用性、接地气的装备也是一种“先进装备”。要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特别应加大我省轻巧型高原特色农业机械研发的投入力度。

刘剑雄说,我省坝子、河谷、丘陵、高山相间分布,地形地貌复杂多样,部分国民收入及工业原材料直接或间接来自农业。当前,坝区的育种、耕地及起垄机械相对较为普遍,但栽培、植保等环节几乎还是手工作业。而广袤的非坝区,农业机械化问题却基本尚未得到解决。因此,发展适应山坡地、小地块作业的轻巧型高原特色农业机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未来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农业生产全程逐步机械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育种、栽培、植保及机械等方面的专家紧密配合,实现农机与农艺的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将农业机械化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使农机的潜力释放到最大、污染控制到最低、绿色有机优势彰显得最好、立体型气候的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并最大限度地保障农产品的消费安全。

杨雯委员:创新驱动,促进装备制造业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省在发动机动力总成、铁路养护机械、电力装备、数控机床等主机生产领域的发展相对较快,但许多关键零部件和配套产品发展却严重滞后,云内动力公司新型柴油发动机70%以上的零部件需要省外企业配套。企业在零部件无法满足主机配套需求、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只有被迫削减产量。

对此,省政协委员杨雯说:“要坚持创新驱动,促进装备制造业可持续发展。”杨雯认为,应以制度改革、体系完善为重点,加快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业产品质量实验室建设,提高技术创新效率、质量和管理水平。同时,鼓励各类创新主体间的产学研合作,减少科技资源浪费,降低研发成本。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制定、名牌名品培育工作力度,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产品附加值。(转自云南政协新闻网)

注:刘剑雄为我校废弃物资源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导,省政协委员,民盟省委常委

版权所有©昆明理工大学党委统战部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