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谈八大产业:活用资源发展新材料产业
作者: 时间:2016-06-16 点击数: 来源:
新材料作为我国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和“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的十大领域之一,是整个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产业基础。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对加快发展新型制造业、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创新高端装备制造业、培育发展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都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省委、省政府今年印发的《关于着力推进重点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把新材料产业作为我省重点发展的八大产业之一,并提出到2020年其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700亿元的发展目标。省委、省政府的这一安排部署,引起了政协委员的积极关注和思考。
结合我省材料产业发展的实际,省政协委员、云南省机械工业行业协会原党组书记、会长孙衍坤对新材料产业发展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认为,我省发展新材料产业要对接好“中国制造2025”,以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环保、新能源等产业对先进材料的需求为导向,依托我省现有的资源和区位优势,着力培育特色明显的锡、铜、铝等新材料产业链和产业集聚区。在推进我省铜基新型结构材料及全国重要的铜、铝深加工基地建设的同时,调整原有铜产业结构,开发高精铜材产品,打造高附加值的铜深加工产品。积极开发高性能铝合金品种及大型铝合金材加工工艺及装备,满足大飞机、高速铁路等交通运输装备需求。
孙衍坤还提出,要进一步有序推进我省锡及锡基新材料产业基地的建设。注重研发在焊料、锡化工(用于陶瓷的瓷釉原料、印染丝织品的媒染剂、塑料的热稳定剂以及杀菌剂和杀虫剂的锡化合物)、马口铁、锡合金(黄铜及青铜)以及浮法玻璃等领域应用的锡产品。加快创新发展精细磷化工,适时推进石油炼化、新型煤化工等副产物质不断向高端高分子材料产业转化,在条件具备的地区积极推进煤化工与电力、冶金、水泥、电石、焦化、石化、风能等产业开展耦合与多联产,构建循环型现代煤化工综合产业集群,实现效益最大化。
孙衍坤建议,要以绿色低碳环保产业需求为导向,推广发展新型节能环保建筑材料,加快实现建筑材料换代升级。组织推广运用高强度钢筋、高效阻燃安全保温隔热材料、新型墙体材料、超薄型陶瓷板(砖)、节能玻璃等新型节能环保建筑材料。
“发展我省新材料产业要以满足先进装备制造和重大工程需求为目标,发展运用于汽车、交通轨道、电力等行业的高性能、专用特种优质钢材。积极发展节镍型高性能不锈钢、高强度汽车板、高标准轴承钢、齿轮钢、工模具钢、高温合金及耐蚀合金材料。”省政协委员、昆明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教授陈庆华说,要将新材料发展运用于汽车环保产品开发运用上,培育汽车尾气处理等后处理配套产品,实现环保产品行销全国,像以前烟草业一样,采取以小博大的方略,实现云南经济的新的增长点的突破。
“不要看不起汽车产品的后处理小产业,它是环保必须品,每辆车的出厂都需要。” 陈庆华说,要借助云内动力、贵研铂业、贵研催化、昆钢、昆明理工大学、外国企业、其他民营后处理企业,形成产学研共同开发后处理技术及其延伸产品,形成小产业产品配套世界汽车后处理的格局。(转自云南政协报)
注:陈庆华,农工党员,我校材料学院教授、博导,省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