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黎辉:关于推进国门大学建设 主动服务国家开放战略的提案

作者: 时间:2015-03-17 点击数: 来源:

编者按:2015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政协副主席、民进云南省委主委罗黎辉围绕国家经济社会改革与发展,重点关注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以民进界别视点提出了一系列提案。现将相关提案刊发如下:

案由: “国门”,《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国都的城门,也指边境。”据此,国门大学特指分布在我国沿边市(州、盟)的各类各层次高等学校。作为我国高等学校的一个特殊组织部分,国门大学既有大学的一般属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和国际交往),同时,又具有一般大学所少有或没有的特殊属性(周边开放交往的地缘性、桥梁性、窗口性和区域磁石性及辐射性等)。在新形势、新常态下,加强国门大学建设,既是高等教育主动服务国家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一带一路”战略、“走出去”发展战略和“全面推进周边外交,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战略的迫切现实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开放发展内在需要和现实要求,是彰显高等教育区域发展特色的必要选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建议: 鉴于国门大学建设的现实状况,我们在深入调研基础上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把加强国门大学建设,作为专项行动计划,纳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具体工作布局和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

二、国务院授权教育部组织牵头,有关部门协同,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国门大学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和行动路线图,从师资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发展、科研创新能力提高、开放发展能力增强、国际化人才培养规模扩大、区域性国际化路径拓展、办学特色和治理水平提升、基础设施改进等方面,在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和发展导向上提出有突破性、实效性的具体举措,着力加强沿边9省(自治区)国门大学建设,提升整体水平,为国家实施开放战略提高不可或缺的高教支撑。

三、国家积极推动建立中国与周边国家教育部长联席会议的机制。在互利共赢基础上,从实质上解决中国高校,特别是沿边9省(自治区)与周边国家高等院校在学分转化与互认、学历互认、学制互认等方面存在的障碍,建立中国与周边国家人才培养的互通式立交桥,积极推动我国与周边国家在高等教育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四、出台或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就国门大学及沿边9省(自治区)高校在招收和向周边国家输送留学生、高校学生流动与交流、与周边国家开展教育、科技、人文合作与交流等进一步放宽限制并给予有力的支持。 (转自民进云南省委网站)

版权所有©昆明理工大学党委统战部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